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包头培训学校 > 包头精锐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有关帜的成语

有关帜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8年5月23日       已帮助: 859 人       来源:包头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关帜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新念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自树一帜

中文发音:zìshùyīzhì。

成语解释: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

成语造句:〖示例〗其于诗也,虽以余事及之,然亦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清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拔帜易帜

中文发音:bázhìyìzhì。

成语解释: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成语造句:如今这里已拔帜易帜,另换新主了。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取代


拔帜树帜

中文发音:bázhìshùzhì。

成语解释: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成语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成语造句:拔帜树帜燃列炬,中丞盼断关山尘。★清-林寿图《谭军门以饥军三营至凤翔与犒一餐是夜报夺上关寄呈刘中丞》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战胜对方


别树一帜

中文发音:biéshùyīzhì。

成语解释: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成语出处: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成语造句:Gastev是主张善用时间,别树一帜的,本集只收了一幅。(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

成语辨析:~和“标新立异”;都有“自成一体;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但“标新立异”侧重于显示特点;~偏重在创造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用作褒义。


旗帜鲜明

中文发音:qízhìxiānmíng。

成语解释:旗:军队用的旗帜。原指军旗鲜艳;后指对某些问题态度明朗。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成语造句:文章的主题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政治态度明确,立场坚定


独树一帜

中文发音:dúshùyīzhì。

成语解释: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成语造句: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成语辨析:见“标新立异”(见67页)。


独竖一帜

中文发音:dúshùyīzhì。

成语解释:同“独树一帜”。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自成一家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新念小编为您整理有关帜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上一篇 :描写岭的成语下一篇 :带罗的成语汇总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