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6月7日 已帮助: 655 人 来源:宁波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虎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拙劣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谈虎色变
中文发音:tánhǔsèbiàn。
成语解释: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成语出处:宋《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成语造句:有光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
成语辨析:~和“闻风丧胆”都有“一提到就叫人害怕”的意思。但~强调“色变”;指情绪紧张;“闻风丧胆”偏重于“丧胆”;指一听到强大势力就害怕。
酒龙诗虎
中文发音:jiǔlóngshīhǔ。
成语解释:见“酒虎诗龙”。
成语出处:清-丘逢甲《饮镇平都司署赏菊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诗:“粤水闽山文武会,酒龙诗虎主宾才。”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龙翔虎跃
中文发音:lóngxiánghǔyuè。
成语解释:喻奋发有为。
成语出处: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龙翔虎跃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如狼似虎
中文发音:rúlángsìhǔ。
成语解释: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成语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成语造句:只听得高声大语,开门看如狼似虎。(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
成语辨析:~和“凶神恶煞”;都可形容凶狠的样子;都用于坏人。但~形容“极其凶恶、残暴”;“凶神恶煞”指凶恶的神;也借指凶恶的坏人;不含“残暴”的意思。
虎大伤人
中文发音:guānményǎnghǔ,hǔdàshāngrén。
成语解释: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0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成语造句: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回)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龙骧虎视
中文发音:lóngxiānghǔshì。
成语解释: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成语出处: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
成语造句: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气慨威武
鹰瞵虎视
中文发音:yīnglínhǔshì。
成语解释: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成语出处:梁启超《论私德》二:“俄罗斯政府,以鹰瞵虎视之势,震慑五陆,而其人民称罪恶之府,黑暗无复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亚亡国论》,穷形尽相。)亦生计沈窘之影响也。”
成语造句:张继煦《湖北学生界叙论》:“鹰瞵虎视者数强国,四顾皇皇,无所用其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鱼鲁帝虎
中文发音:yúlǔdìhǔ。
成语解释: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成语出处:清-金桌《〈南海百咏〉跋》:“余家向有钞本,承讹踵谬,不无鱼鲁帝虎之失,恨不能一一订正之。”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饿虎见羊
中文发音:èhǔjiànyáng。
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成语使用:作定语、宾语;形容迅速凶猛贪婪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虎据龙蟠
中文发音:hǔjùlóngpán。
成语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拙劣小编为您整理描写虎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