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17日 已帮助: 806 人 来源:上海海风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带丧的成语汇总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琦娟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亡魂丧胆
中文发音:wánghúnsàngdǎn。
成语解释: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破天阵》:“杀匈奴亡魂丧胆,保家邦万载咸宁。”
成语造句:清-无名氏《说唐》第47回:“我亏了定阳王封我为先锋,日抢三关,夜劫八寨,杀得唐家亡魂丧胆。”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丧魂失魄
中文发音:sànghúnshīpò。
成语解释: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成语出处: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成语造句: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自你一气出门以后,我是和丧魂失魄一般,就活着也没有意思!”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低头丧气
中文发音:dītóusàngqì。
成语解释:失意颓丧貌。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成语造句: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受挫折无精打采
亡魂丧魄
中文发音:wánghúnsàngpò。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成语出处:《孤本元明杂居打董达》第二折:“哥哥你宽肺腑,休间阻,我教他亡魂丧魄,认个贤。”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指惊慌失措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若丧考妣
中文发音:ruòsàngkǎobǐ。
成语解释: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成语出处:汉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成语造句:〖示例〗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度悲伤
借面吊丧
中文发音:jièmiàndiàosāng。
成语解释:意谓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后汉书-弥衡传》载:汉末弥衡恃才傲物,别人问他对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认为荀彧虽仪容堂堂,但实则徒有虚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丧。”
成语造句:此人成天板着面孔,这也看不惯,那也不行,其实没啥本事,这副嘴脸,可借面吊丧。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讥讽人
丧胆游魂
中文发音:sàngdǎnyóuhún。
成语解释:丧:丧失;丧胆:形容恐惧到极点;游魂:魂游。魂魄飘荡无定。形容恐惧至极。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
成语造句:他丧胆游魂地走了几天,没有一点用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惊恐
丧家之犬
中文发音:sàngjiāzhīquǎn。
成语解释: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7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成语造句:敌人溃不成军,惶惶如丧家之犬。
成语辨析:~和“漏网之鱼”都可形容“无处投奔之人”。但~比喻失去了依靠而惊慌的人;而“漏网之鱼”则指摆脱了拘禁或被控制的人。
魂飞魄丧
中文发音:húnfēipòsàng。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惊的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
成语造句:众小厮们见他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吓得魂飞魄丧。★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养生丧死
中文发音:yǎngshēngsàngsǐ。
成语解释:同“养生送死”。丧,治丧。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琦娟小编为您整理带丧的成语汇总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