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8日 已帮助: 615 人 来源:衢州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招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秉驻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招亡纳叛
中文发音:zhāowángnàpàn。
成语解释: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成语造句:那时安禄山久蓄异志,专一招亡纳叛。★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招军买马
中文发音:zhāojūnmǎimǎ。
成语解释:犹招兵买马。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聚兽牌》第一折:“今有汉三公子刘文叔,在白水村兴兵聚义,招军买马。”
成语造句:次早平明,唐僧登坐帐中,教军士把招军买马旗儿扯起。★《西游补》第十五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扩军
惹祸招灾
中文发音:rěhuòzhāozāi。
成语解释:给自己引来麻烦。
成语出处:元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成语造句:〖示例〗本是那驴骡里出弩骀,少教训,欠丁揌,惹祸招灾。★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斗鹌鹑》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迎风招展
中文发音:yíngfēngzhāozhǎn。
成语解释:形容旗子在风中飘荡。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挖云镶边的号褂,映日争辉。”
成语造句:山岗上的红旗迎风招展,方圆一公里都可看见。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招摇过市
中文发音:zhāoyáoguòshì。
成语解释:大摇大摆地走过大街。比喻故意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显示声势;惹人注意。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成语造句:明许自昌《水浒记》:“你不惜目挑心招,无俟招摇过市。”
成语辨析:“引人注目”和~都有“引人注意”的意思。但~是贬义成语;偏重指故意在公众中张扬炫耀;吸引人注意;一般用于人;“引人注目”不含“炫耀”之意;可用于人和物。
花枝招颭
中文发音:huāzhīzhāozhǎn。
成语解释: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汀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相关成语推荐:
花枝招颤
扬幡招魂
中文发音:yángfānzhāohún。
成语解释: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成语造句:日本又在为军国主义扬幡招魂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招权纳赇
中文发音:zhāoquánnàqiú。
成语解释:见“招权纳贿”。
成语出处:《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贪财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招是揽非
中文发音:zhāoshìlǎnfēi。
成语解释:犹招是惹非。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忽听得有人叫道:‘岳相公在那里?’牛皋听得,便喊道:‘在这里!’岳大爷道:‘你又在此招是揽非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招蜂引蝶
中文发音:zhāofēngyǐndié。
成语解释: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成语出处:叶文玲《独特的歌》:“没准是很爱卖弄俊俏,四送秋波的人呢,嘿,招蜂引蝶之流,对不起,本人向来深恶痛绝。”
成语造句:没准是很爱卖弄俊俏,暗送秋波的人呢,嘿,招蜂引蝶之流,对不起,本人向来深恶痛绝。(叶文玲《独特的歌》)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以上就是秉驻小编为您整理招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