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8月19日 已帮助: 832 人 来源:郑州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抽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昆颉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皮里抽肉
中文发音:pílǐchōuròu。
成语解释:形容身体变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觑我皮里抽肉,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身体消瘦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沥胆抽肠
中文发音:lìdǎnchōucháng。
成语解释:沥胆披肝。
成语出处:《梁书-王僧辩传》:“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人忠心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抽抽噎噎
中文发音:chōuchōuyēyē。
成语解释:形容低声哭泣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成语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一上了百狮楼,抽抽噎噎地哭个不停。”
成语使用:作状语;形容低声哭泣
剥皮抽筋
中文发音:bōpíchōujīn。
成语解释:剥:去掉壳。形容对人恨之入骨或为人极端凶残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2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成语造句:张贤亮《睡前絮语》:“张贤亮《习惯死亡》对知识分子剥皮抽筋的自我挖掘,不可谓不痛快。”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残忍
抽黄对白
中文发音:chōuhuángduìbái。
成语解释:谓只求对仗工稳。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成语造句:笔力沉雄,直接汉魏,非抽黄对白家所能道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唐竹庄》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拔丁抽楔
中文发音:bádīngchōuxiē。
成语解释: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比喻排除困难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退步抽身
中文发音:tuibuchousheng。
成语解释:指辞去官职,退居家中。
相关成语推荐:
退有后言
中文发音:tuìyǒuhòuyán。
过桥抽板
中文发音:guòqiáochōubǎn。
成语解释: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31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成语造句: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同过河拆桥
抽胎换骨
中文发音:chōutāihuàngǔ。
成语解释:见“脱胎换骨”。
成语出处:元-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今日呵可便称了我平生愿。端的是抽胎换骨,火内生莲。”
成语造句:老先儿,你也尝尝,吃了牙老重生,抽胎换骨,眼见稀奇物,胜活十年人。★《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彻底改变
釜底抽薪
中文发音:fǔdǐchōuxīn。
成语解释:釜:锅。薪:柴。在锅底下抽出柴火。比喻从根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成语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成语造句: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以上就是昆颉小编为您整理抽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