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成都培训学校 > 成都戴氏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努字开头的成语

努字开头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9日       已帮助: 983 人       来源:成都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努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弋宵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横眉努目

中文发音:héngméinǔmù。

成语解释: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成语出处: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卷十引陈裕诗:“横眉努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供养弄蛇人。”努,一本作“怒”。

成语使用:作定语、谓语、状语;指怒目而视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努筋拔力

中文发音:nǔjīnbálì。

成语解释: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讨愧,还说长道短的哩。”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竭尽全力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努牙突嘴

中文发音:nǔyátūzuǐ。

成语解释:努:用力伸出或突出。形容愤怒的神态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早努牙突嘴,拳椎脚踢,打的你哭啼啼。”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努唇胀嘴

中文发音:nǔchúnzhàngzuǐ。

成语解释: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3回:“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旁气。”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不高兴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金刚努目

中文发音:jīngāngnǔmù。

成语解释: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成语造句:板桥、心余未落笔时,先有意为刘蒋,金刚努目,正是力量歉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张眉努眼

中文发音:zhāngméinǔyǎn。

成语解释:扬起眉毛,瞪着眼睛。指善于作态。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两边作得来,张眉努眼,大惊小怪。”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撑眉努眼

中文发音:chēngméinǔyǎn。

成语解释:撑:竖起;努眼:把眼睛张大。双眉飞扬,两眼圆瞪。比喻神情威严,为人专断强横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或人》:“其知之者撑眉努眼,喝骂将去,便谓只此便是良心本性。”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人蛮横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张眉努目

中文发音:zhāngméinǔmù。

成语解释:扬起眉毛,瞪着眼睛。喻粗犷浅露。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芙蓉道楷禅师》:“山僧今日向诸人面前,说家门已是不著便,岂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竖拂,东喝西棒,张眉努目,如痫病发相似。”

成语造句:若文及翁之,‘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不免有张眉努目之态。★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以上就是弋宵小编为您整理努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上一篇 :忍的成语推荐下一篇 :妨的成语推荐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