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9月21日 已帮助: 802 人 来源:西宁学大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灾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俊晖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灭顶之灾
中文发音:mièdǐngzhīzāi。
成语解释:灭:淹灭;顶:头顶。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
成语出处:《周易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
成语造句: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毛泽东《论持久战》)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毁灭性、致命性的灾难
转灾为福
中文发音:zhuǎnzāiwéifú。
成语解释:见“转祸为福”。
成语出处: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成语造句:转灾为福吾缄舌,倚翠偎红你小心。★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把坏事变成好事
乐祸幸灾
中文发音:lèhuòxìngzāi。
成语解释: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缺乏善意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横灾飞祸
中文发音:héngzāifēihuò。
成语解释:见“横祸飞灾”。
成语出处: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成语造句: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意外的灾祸
惹祸招灾
中文发音:rěhuòzhāozāi。
成语解释:给自己引来麻烦。
成语出处:元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成语造句:〖示例〗本是那驴骡里出弩骀,少教训,欠丁揌,惹祸招灾。★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斗鹌鹑》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横祸非灾
中文发音:hénghuòfēizāi。
成语解释:犹言横殃飞祸。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只为那当年认了个不良贼,送的俺一家儿横祸非灾。”
成语造句:天哪,天哪,怎遭这场横祸非灾!★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意外的灾祸
三灾六难
中文发音:sānzāiliùnán。
成语解释:见“三灾八难”。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4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
成语造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3章:“一辈子三灾六难总是免不了的。”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多灾多难
泛滥成灾
中文发音:fànlànchéngzāi。
成语解释: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成语造句:表报之多,闹得泛滥成灾。(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成语辨析:~与“多如牛毛”有别:~含有多而失当的意思;重在造成危害;“多如牛毛”则仅表明数量极多;不含失当与形成危害的意思。~含有扩散、流传的意思;可用于一种思想、学说、流派等;“多如牛毛”不含扩散的意思;只能用于某种事物数量很多的情况。
二竖为灾
中文发音:èrshùwéizāi。
成语解释: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成语造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2回:“本想与诸公同心协力,保持国家,怎奈二竖为灾,竟致不起。”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比喻疾病缠身
飞灾横祸
中文发音:fēizāihènghuò。
成语解释:意外的灾祸。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4卷:“每日如此,魂不离人左右,飞灾横祸,恶鬼凶神,不能为害。”
成语造句:自己年纪可也不小了,家中又碰见这样飞灾横祸,不知如何了局。(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指意外的灾祸
以上就是俊晖小编为您整理有灾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