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2日 已帮助: 964 人 来源:盐城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牢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熠彤 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亡羊补牢
中文发音:wángyángbǔláo。
成语解释: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造句: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满腹牢骚
中文发音:mǎnfùláosāo。
成语解释: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那里晓得他一腔心事,满腹牢骚,他正在那里难过,那里还有心肠再叫别人呢。”
成语造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45章:“变得满腹牢骚,一腔怨气;不谋工作,只谋仕途。”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顺心
打虎牢龙
中文发音:dǎhǔláolóng。
成语解释:犹言打凤牢龙。
相关成语推荐:
打落水狗
中文发音:dǎluòshuǐgǒu。
牢什古子
中文发音:láoshígǔzi。
成语解释:指讨厌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成语使用:作宾语;用于方言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牢甲利兵
中文发音:láojiǎlìbīng。
成语解释: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根牢蒂固
中文发音:gēnláodìgù。
成语解释:根基牢固。
成语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比喻基础牢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圈牢养物
中文发音:juànláoyǎngwù。
成语解释:圈牢:养牛马的地方。饲养在圈中的牲畜。比喻任人驱使,毫无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牢骚满腹
中文发音:láosāomǎnfù。
成语解释:一肚子委曲、不满的情绪。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
成语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龚定庵牢骚满腹,无可发泄,叫他的姨太太、丫头都用‘大卷子’练书法。”
成语使用: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形容人的不满情绪
牢不可拔
中文发音:láobùkěbá。
成语解释:牢:牢固。异常坚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成语出处: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坚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补牢顾犬
中文发音:bǔláogùquǎn。
成语解释: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成语出处: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造句:〖示例〗及待开厂制办,补牢顾犬,已觉其迟。★清左宗棠《请拓增船炮大厂疏》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采取措施
以上就是熠彤 小编为您整理关于牢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