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7月2日 已帮助: 734 人 来源:合肥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肚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毁#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挺胸凸肚
中文发音:tǐngxiōngtūdù。
成语解释:凸:凸出。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成语造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前地主的大儿子挺胸凸肚,迈着雄壮的步伐,专门往村中各处闲话中心的热闹处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割肚牵肠
中文发音:gēdùqiāncháng。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
成语造句: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六而望;若知阵败,必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熬肠刮肚
中文发音:áochángguādù。
成语解释:谓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成语出处:陈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户,靠两只手苦,可怜,熬肠刮肚的,买了这几亩田。”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节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抠心挖肚
中文发音:kōuxīnwādù。
成语解释:把心肚挖出来。形容费心思索。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大家都听着木小端的话儿,一个个抠心挖肚的想了许多法儿。”
成语造句:这日吃过了晚膳,就靠在烟榻上,抠心挖肚的足足拟了一夜的条陈稿子,还没有拟好。(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定语;指挖空心思
眼馋肚饱
中文发音:yǎnchándùbǎo。
成语解释:形容人贪心大,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往苏州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点世面了,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肚里泪下
中文发音:dùlǐlèixià。
成语解释: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成语出处: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
成语造句:他只好在家肚里泪下,忍气吞声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有苦说不出
肚里蛔虫
中文发音:dùlǐhuíchóng。
成语解释: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你是你爹肚里蛔虫。”
成语造句: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三回:“那个是你肚里蛔虫,猜着你的尊意?”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倾肠倒肚
中文发音:qīngchángdàodǔ。
成语解释:比喻把心里的话全都讲出来。
成语出处:《朱子语录》:“圣人肚肠,更无许多廉纤缠绕,丝来线去。”
成语使用:作状语;指讲心里话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牵肠挂肚
中文发音:qiānchángguàdù。
成语解释: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成语造句:人家牵肠挂肚的等着,你且高乐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成语辨析:~和“朝思暮想”都可形容“极其挂念”。但~是指牵挂别人的衣、食、住、行等事情;语义较轻;而“朝思暮想”指极其思念;渴望见面;语义较重。
挂肚牵肠
中文发音:guàdùqiāncháng。
成语解释:极言牵挂,挂念。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成语造句: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2回:“怎怪他不挂肚牵肠。”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以上就是毁#小编为您整理有肚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