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6月5日 已帮助: 837 人 来源:佛山卓越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役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熠彤 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贪官蠹役
中文发音:tānguāndùyì。
成语解释:蠹:蛀虫。贪图财物的官僚和吏役
成语出处:《清史稿-朱之弼传》:“世祖严治贪官蠹役,特立严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一身两役
中文发音:yīshēnliǎngyì。
成语解释:一个人做两件事。
成语出处:《梁书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成语造句:他一身两役,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一个人兼做两件事
无能为役
中文发音:wúnéngwéiyì。
成语解释: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成语造句: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少陵出而瑰奇鸿丽,后此无能为役。”
成语使用:作谓语;用于自谦
饥饱劳役
中文发音:jībǎoláoyì。
成语解释: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饿耽饥,五六日不曾尝着水米,常言道饥饱劳役。”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人的生活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社稷之役
中文发音:shèjìzhīyì。
成语解释: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役:供职。臣下对君王应尽的职责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少仪》:“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谏而无骄,怠则张而相之,废则帚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成语使用: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横征苛役
中文发音:héngzhēngkēyì。
成语解释:(横今读héng)谓滥收捐税,徭役严酷。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四节:“夫以始皇、二世之横征苛役,淫刑以逞,以汉高较之,仁暴自相天壤。”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残酷剥削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以上就是熠彤 小编为您整理描写役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