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3月18日 已帮助: 916 人 来源:成都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秀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漫妮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齿危发秀
中文发音:chǐwēifāxiù。
成语解释:年高眉秀。
成语出处:《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发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成语造句:零陵古郡,湘水通州,有齿危发秀之徒,凡四百人相与歌咏。★宋-陈瞻《宣抚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才调秀出
中文发音:cáidiàoxiùchū。
成语解释:才调:才情。形容才情风格优异出众
成语出处:《晋书-王接传论》:“才调秀出,见赏知音。”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龙章秀骨
中文发音:lóngzhāngxiùgǔ。
成语解释:喻文章秀逸遒劲。
成语出处:宋-梅尧臣《读萃秘校卷》诗:“龙章秀骨若轻时,继作五弦须款款。”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才秀人微
中文发音:cáixiùrénwēi。
成语解释:秀:优异。微:卑微,低微。指才能优异而地位卑微。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成语使用:作谓语;用于人怀才不遇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朝华夕秀
中文发音:zhāohuáxīxiù。
成语解释:比喻有新意的文章。
成语出处:晋-陆机《文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文章等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水秀山明
中文发音:shuǐxiùshānmíng。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成语造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5回:“话说浙江、钱塘西湖这个去处,果然天生佳丽,水秀山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形容风景优美
黍离麦秀
中文发音:shǔlímàixiù。
成语解释:哀伤亡国之辞。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成语造句:《清史稿-庄元辰》:“陛下试念《两都》、《黍离麦秀》之悲,则居处必不安。”
成语使用:作定语;用于哀伤亡国之辞
不郎不秀
中文发音:bùlángbùxiù。
成语解释: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成语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麦秀两歧
中文发音:màixiùliǎngqí。
成语解释:亦作“麦秀两岐”。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成语造句:明-郭勋《英烈传》第80回:“麦秀两歧,处处村云蒸夏泽。”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东南之秀
中文发音:dōngnánzhīxiù。
成语解释: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成语出处:《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漫妮小编为您整理描写秀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