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3日 已帮助: 824 人 来源:嘉兴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步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渡歡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方领矩步
中文发音:fānglǐngjǔbù。
成语解释: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成语造句: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定语;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寸步不让
中文发音:cùnbùbùràng。
成语解释: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盖西国政治之基础,在于民权,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
成语造句:王朝闻《论凤姐》第16章:“在地主阶级内部斗争中,袭人往往委曲求全,凤姐却寸步不让。”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一步一趋
中文发音:yībùyīqū。
成语解释: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成语出处: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成语造句:老顽固们还更骂我是维新派,是一步一趋在学周孝怀周观察。★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主见
国步艰危
中文发音:guóbùjiānwēi。
成语解释: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赠路舍人泽溥》诗:“国步方艰危,简在卿昆季。”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平步青霄
中文发音:píngbùqīngxiāo。
成语解释:见“平步青云”。
成语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鸿鹄同燕雀。”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祝辞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国步多艰
中文发音:guóbùduōjiān。
成语解释: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唐-郑谷《读前集》:“风骚如线不胜悲,国步多艰即此时。”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步步为营
中文发音:bùbùwéiyíng。
成语解释: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成语造句: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成语辨析:~与“稳扎稳打”有别:~着眼于行动谨慎;考虑周密;“稳扎稳打”着眼于行动稳当而有把握。
鹰视虎步
中文发音:yīngshìhǔbù。
成语解释:见“鹰视狼步”。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成语使用:作定语、宾语;指人举止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举步如飞
中文发音:jǔbùrúfēi。
成语解释:举:抬起。形容走得很快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42回:“宗保举步如飞,向马后赶上,踊身一跃,跳上了马。”
成语使用:作谓语;用于人走路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不步人脚
中文发音:bùbùrénjiǎo。
成语解释: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成语出处:明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敢于创新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渡歡小编为您整理关于步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