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6月2日 已帮助: 857 人 来源:南京纳思书院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厌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彦昌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喜新厌故
中文发音:xǐxīnyàngù。
成语解释:见“喜新厌旧”。
成语出处:《清史稿-王茂荫传》:“今行大钱,颇见便利,盖喜新厌故,人情一概。”
成语造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0回:“有几个喜新厌故的人物拟加入主权、教育……各问题,已审议了好几次。”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感情不专一
淡而不厌
中文发音:dànérbùyàn。
成语解释: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成语出处:章炳麟《辨诗》:“淡而不厌者陶潜,则王维可废也。”
成语造句:他不像先前那样火着心拉买卖了,可也不故意的偷懒,就那么淡而不厌的一天天的混。(老舍《骆驼祥子》二十)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漫不经心
喜新厌旧
中文发音:xǐxīnyànjiù。
成语解释: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成语造句:这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不道德行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遣责。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兵不厌诈
中文发音:bīngbùyànzhà。
成语解释: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成语造句:若说兵不厌诈,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主语、宾语;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战胜敌人
食不厌精
中文发音:shíbùyànjīng,kuàibùyànxì。
成语解释: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造句:“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成语使用: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遵厌兆祥
中文发音:zūnyànzhàoxiáng。
成语解释:谓遵循预兆行事。
成语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论》:“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之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怜新厌旧
中文发音:liánxīnyànjiù。
成语解释:见“怜新弃旧”。
成语出处:明-高启《新弦曲》:“怜新厌旧妾恨深,为君试奏《白头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多指男性在情爱上不专一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聚敛无厌
中文发音:jùliǎnwúyàn。
成语解释:聚敛:搜刮,盘剥。厌:饱,满足。尽力收刮钱财,永远也不满足。形容非常贪婪。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非常贪婪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优柔厌饫
中文发音:yōuróuyànyù。
成语解释:见“优柔餍饫”。
成语出处: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遐尔学徒,争奔走其门,先生随其资器,孳孳训迪,必使优柔厌饫而后已。”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百读不厌
中文发音:bǎidúbùyàn。
成语解释:厌:厌烦;厌倦。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成语造句:《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等,都是令人百读不厌的古典文学名著。
成语辨析:“百”不当“一百”讲;泛指多。
以上就是彦昌小编为您整理有厌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