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3月21日 已帮助: 781 人 来源:盐城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执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书札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执经问难
中文发音:zhíjīngwènnán。
成语解释: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成语出处:《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成语造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求学
执粗井灶
中文发音:zhícūjǐngzào。
成语解释:谓操持家务。喻为人妇。
成语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女笑曰:‘身既无托,愿执粗井灶。’王申即日赁衣贳礼为新妇。”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各执所见
中文发音:gèzhísuǒjiàn。
成语解释:执:坚持。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凡中书有军国政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意见分歧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各执己见
中文发音:gèzhíjǐjiàn。
成语解释: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成语出处:《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两人争辩到这儿,就有点各执己见,搁不下来。”
成语造句:讨论会上,他们各执己见,争执不下。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指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攫戾执猛
中文发音:juélìzhíměng。
成语解释: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成语出处:汉-张衡《南都赋》:“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固执成见
中文发音:gùzhíchéngjiàn。
成语解释:见“固执己见”。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成语造句:丁玲《1930年春上海》:“他惟恐美琳固执成见,他想即使美琳要去,也只好拂一次她的意。”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披坚执锐
中文发音:pījiānzhíruì。
成语解释:披:穿戴;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装或身先士卒之意。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
成语造句:披坚执锐,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常习于事业。(唐刘禹锡《请赴行营表》)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执法不阿
中文发音:zhífǎbùā。
成语解释:阿:迎合。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成语造句:他是一个执法不阿的好法官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公正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执迷不反
中文发音:zhímíbùfǎn。
成语解释:见“执迷不返”。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若执迷不反,拒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赦。”
成语造句:彼若请封乞贡,宜令顺义为之代请,如其执迷不反,则宜姑置之度外,不必苦要之。★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允执厥中
中文发音:yǔnzhíjuézhōng。
成语解释: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成语造句: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堯、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明-方孝儒《夷齐》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以上就是书札小编为您整理描写执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