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7月8日 已帮助: 850 人 来源:盐城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由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雅静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必由之路
中文发音:bìyóuzhīlù。
成语解释: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成语造句: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为达到目的必须遵循的途经
由衷之言
中文发音:yóuzhōngzhīyán。
成语解释:衷:指内心;本心。出自内心的话。引申为向交谈的对方真心实意地敞开心扉;以求得对方的理解、谅解或同情。
成语出处: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成语造句:(1)听了她的由衷之言,我的心良久不能平静。(2)我知道她的每句话,都是由衷之言,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成语辨析:见“肺腑之言”(297页)。
祸福由人
中文发音:huòfúyóurén。
成语解释: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同“祸福惟人”。
成语出处:明王錂《春芜记反目》:“天网恢恢真可信,须知祸福由人。”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身不由己
中文发音:shēnbùyóujǐ。
成语解释:受外界或内心的影响;自身的活动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
成语出处:《宋元戏文辑佚陈巡检梅岭失妻》:“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成语造句:我到这儿也是身不由己,既然是国家需要,就只好服从分配了。
成语辨析:~和“不由自主”;都有“不由自己”的意思。~多指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而“不由自主”自己没有意识到就不自觉地做了某事。
始末原由
中文发音:shǐmòyuányóu。
成语解释: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直到午后,史湘云才来,宝玉方放了心,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他,又要与他诗看。”
成语造句:〖示例〗智化到了此时,不肯隐瞒,便将始末原由据实说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十七回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事情等
行不由径
中文发音:xíngbùyóujìng。
成语解释: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成语造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由来已久
中文发音:yóuláiyǐjiǔ。
成语解释:发生此事,已有很久的原因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成语造句: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已经根深蒂固在当地人心中,不易改变。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
计无由出
中文发音:jìwúyóuchū。
成语解释:同“计无所出”。
成语出处:《异苑》:“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想不出什么办法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听天由命
中文发音:tīngtiānyóumìng。
成语解释: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成语造句:我们应当与命运抗争,而不应听天由命地生活。
成语辨析:见“听其自然”(948页)。
言不由中
中文发音:yánbùyóuzhōng。
成语解释:见“言不由衷”。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口不一致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雅静小编为您整理由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