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2月17日 已帮助: 1120 人 来源:台州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予开头的成语有哪些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孤毒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取予有节
中文发音:qǔyùyǒujié。
成语解释: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成语出处:《淮南子-本经训》:“取予有节,出入有时。”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不贪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予取予求
中文发音:yúqǔyúqiú。
成语解释: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成语造句:清-钱谦益《外制一》:“铺张藻饰,予取予求,无复体要。”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指任意索取
予夺生杀
中文发音:yǔduóshēngshā。
成语解释:《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成语造句: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成语使用:作定语、宾语;指统治者的大权
将取固予
中文发音:jiāngqǔgùyǔ。
成语解释:见“将夺固与”。
成语出处:《大宋宣和遗事》后集:“李纲辈勤王之师四集,且为将取固予之谋,才得许割三镇诏书,且班师退去。”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莫予毒也
中文发音:mòyúdúyě。
成语解释:莫:没有谁;予:我;毒:危害;也:语助词。没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为所欲为了。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成语造句:无论他们如何得势,如何兴高采烈,以为天下“莫予毒也”,然而他们的命运是最后一定要受到全国人民的制裁的。(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生死予夺
中文发音:shēngsǐyǔduó。
成语解释:〖释义〗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成语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成语造句:〖示例〗今王沈等乃处常伯之位,握生死予夺于中,势倾海内。(《晋书刘聪传》)
成语使用:作定语、宾语;指统治者的大权
人莫予毒
中文发音:rénmòyúdú。
成语解释:莫:没有。予:我。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样。形容骄傲自大。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成语造句:长此不悟,纵令势力弥满,人莫予毒,亦乃与满州亲贵等夷。(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予人口实
中文发音:yǔrénkǒushí。
成语解释:予:给予;口实:话柄。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成语造句:我们不能予人口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办事不牢靠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予齿去角
中文发音:yǔchǐqùjiǎo。
成语解释:谓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
成语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
成语造句:荷生笑道:‘大抵花到极红,香气便觉减些,所以海棠说是无香。这也是予齿去角的意思。’★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一回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河汉予言
中文发音:héhànyúyán。
成语解释: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成语出处: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倘革命党当时不河汉予言,则后天民国之进行,亦如先天组党之手续,凡归顺之官吏,新进之国民,必当于民国为正心诚意之宣誓。”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孤毒小编为您整理予开头的成语有哪些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