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2月7日 已帮助: 725 人 来源:哈尔滨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带勾的成语汇总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天洢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勾元提要
中文发音:gōuyuántíyào。
成语解释:提:摘出,提出;提要:摘出纲要。探取精微,摘抉要义
成语出处:章炳麟《正学报缘起-例言》:“故撰录事迹,诠次法程,钩元提要,庶有取尔。”
成语造句:刘大年《范文澜历史论文集序》:“讲经学问题的几篇,勾元提要,内容坚实。”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勾魂摄魄
中文发音:gōuhúnshèpò。
成语解释: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那仆人一听,乡音入耳,已是关心;更兼那燕语莺声,勾魂摄魄,要走哪里走得过去?”
成语造句:鲁迅《朝花夕拾后记》:“因为他帮同勾魂摄魄,大家就称之为‘无常’。”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比喻事物极具吸引力
一笔勾消
中文发音:yībǐgōuxiāo。
成语解释: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成语造句:可见你们男人的心是狠的,一翻了脸,就把前情一笔勾消。★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十九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帐务等
勾心斗角
中文发音:gōuxīndòujiǎo。
成语解释: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成语造句:这个人心术不正,专爱干勾心斗角的勾当,没有人愿意接近他。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里勾外连
中文发音:lǐgōuwàilián。
成语解释:内外勾结,串通一气。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厅上梁中书大喝道:‘你这厮是北京本处良民,如今倒来里勾外连,要打北京。”
成语造句:这两个就里勾外连的朋比为奸,闹的不成样子。(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七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内外勾结,串通一气
一笔勾销
中文发音:yībǐgōuxiāo。
成语解释:勾销:取消;抹掉。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
成语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第七卷:“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成语造句:如有班部监司,不才官吏,一笔勾销,永不叙用。(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
成语辨析:~和“一笔抹杀”;都含有“全部销去”的意思。~是用笔勾画。比喻全部取消;不再计较;“一笔抹杀”是用笔涂抹;比喻全盘否定。
一笔勾断
中文发音:yībǐgōuduàn。
成语解释:同“一笔勾消”。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吴益恭书》:“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
成语造句:倘我人朝,曹公仁德,则一笔勾断;倘若不仁,就死于帝都。★《三国志平话》卷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以上就是天洢小编为您整理带勾的成语汇总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