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月22日 已帮助: 1295 人 来源:台州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公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贱爱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借公行私
中文发音:jiègōngxíngsī。
成语解释: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成语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自私的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公子王孙
中文发音:gōngzǐwángsūn。
成语解释:指王公贵族子弟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成语造句: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六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王公贵族子弟
公道合理
中文发音:gōngdàohélǐ。
成语解释:见“公平合理”。
成语出处:西戎《纠纷》:“工要评的公道合理,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指公正符合情理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公私交困
中文发音:gōngsījiāokùn。
成语解释: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成语出处:《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成语造句:因为按照我们现在落后农村的生产力,及经常遭受战争摧毁的环境,若果脱离生产的人太多了,便会养不活,便会公私交困。★《解放日报》1942.9.4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境等
廉洁奉公
中文发音:liánjiéfènggōng。
成语解释: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成语造句:国家公务员,应有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托公行私
中文发音:tuōgōngxíngsī。
成语解释: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成语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梦见周公
中文发音:mèngjiànzhōugōng。
成语解释: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成语造句: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在门底铺了一条夏布裙子,头垫了门枕,在那里‘梦见周公’。”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打瞌睡
货贿公行
中文发音:huòhuìgōngxíng。
成语解释:同“贿赂公行”。
成语出处:《魏书-刑罚志》:“天平后,迁移草创,百司多不奉法,货贿公行。”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公开以货财进行行贿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正明公道
中文发音:zhèngmínggōngdào。
成语解释: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二回:“你这话不怕熏的人慌!你要是正明公道的人,没的敢说你不是个大的们!人干不出来的事,你干出来了!还要卖人的老婆?你卖坟上的树,卖老婆使不得么?”
相关成语推荐:
正心诚意
割臂盟公
中文发音:gēbìménggōng。
成语解释: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男女秘订婚约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贱爱小编为您整理描写公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