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3月22日 已帮助: 932 人 来源:石家庄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仇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冷枪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深仇大恨
中文发音:shēnchóudàhèn。
成语解释:极深极大的仇恨。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成语造句:多年积压的深仇大恨,象火山的岩浆一样从江水山的身上暴发了!(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成语辨析:~和“血海深仇”都有“仇恨极大”的意思。但~泛指各方面的极大仇恨;语义较宽;“血海深仇”偏重指有血债的极大仇恨;语义较重。
刻骨仇恨
中文发音:kègǔchóuhèn。
成语解释: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成语造句:战士们热血沸腾,跃出战壕,怀着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杀声震天,与数倍于我之敌展开白刃格斗。(穆欣《北线凯歌》三十)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仇恨极深
认仇作父
中文发音:rènchóuzuòfù。
成语解释:同“认贼作父”。
成语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奸,有傀儡,有卖国贼,他们认仇作父,为虎作伥,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终竟是少数。”
成语造句:我不想让你去认仇作父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甘心投靠敌人
同仇敌忾
中文发音:tóngchóudíkài。
成语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仇。”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成语造句:因为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忾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成语使用: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借客报仇
中文发音:jièkèbàochóu。
成语解释:帮助别人报仇。
成语出处:《汉书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舍身助人报仇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疾之若仇
中文发音:jízhīruòchóu。
成语解释:疾:憎恨。形容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的个性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血海深仇
中文发音:xuèhǎishēnchóu。
成语解释: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狮子吼》:“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
成语造句:他转回身来,面向着哀悼的人群,“我们要把悲痛变成力量,我们要誓死报这场血海深仇。”(曲波《林海雪原》十八)
成语辨析:~和“深仇大恨”;都有“有很大的仇恨”的意思。但“深仇大恨”泛指各方面的极大仇恨;语义较宽;~偏重指有血债的极大仇恨;语义较重。
深仇宿怨
中文发音:shēnchóuxiǔyuàn。
成语解释:犹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董必武《反侵略声中纪念钱亦石先生》:“甚至彼此之间深仇宿怨的人也在‘抗日第一’的前提下,一致携手。”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形容双方矛盾很深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嫉恶若仇
中文发音:jíèruòchóu。
成语解释:见“嫉恶如仇”。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爱憎分明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敌忾同仇
中文发音:díkàitóngchóu。
成语解释: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成语造句:郭沫若《南京印象》十四:“十年抗战,共赋《天衣》,敌忾同仇,卒致胜利,而今却成为追忆了。”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指一致痛恨敌人
以上就是冷枪小编为您整理描写仇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