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4月23日 已帮助: 944 人 来源:上海复文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元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走野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虎体元斑
中文发音:bīngjiéyùqīng。
成语解释:比喻德行高洁。
成语出处:《初学记》卷宗十七引《吴先贤传故扬州别驾从事戴矫传赞》:“猗猗茂才,执节云停,志励秋霜,冰洁玉清。”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形容人品高尚、操行清白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一元大武
中文发音:yīyuándàwǔ。
成语解释: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成语造句:唐-陆贽《告谢肃宗庙文》:“谨以一元大武,柔毛刚鬎。”
成语使用:作宾语;指祭祀用的牛
元方季方
中文发音:yuánfāngjìfāng。
成语解释:东汉陈实有子陈纪字符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谓两人难分高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成语出处: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成语造句:有元方季方之长幼,传学诗学礼之门风。★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元恶大憝
中文发音:yuánèdàduì。
成语解释:元恶:首恶;憝:奸恶。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
成语出处:《尚书-康诰》:“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后汉书-陈蕃传》:“元恶大奸,莫此之甚。”
成语造句:明-归有光《与嘉定诸友书》:“元恶大憝,暴戾恣睢。”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坏人
元元本本
中文发音:yuányuánběnběn。
成语解释: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成语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成语造句:他把这件事情元元本本地陈述了一遍。
成语使用:作宾语、状语;指事情的过程
三朝元老
中文发音:sāncháoyuánlǎo。
成语解释: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成语造句: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朝元老》)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老资格
一元复始
中文发音:yīyuánfùshǐ。
成语解释: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成语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成语造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5回:“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快奉一巨觞与殿下。”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分句;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元恶大奸
中文发音:yuánèdàjiān。
成语解释:见“元恶大憝”
成语出处:《后汉书-陈蕃传》:“元恶大奸,莫此之甚。”
成语造句:圣人设赎刑,乃施於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明史-杨慎传》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坏人
元元之民
中文发音:yuányuánzhīmín。
成语解释: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成语造句:元元之民,莫不乐安于无事。★清-龙启瑞《读曹参传书后》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连中三元
中文发音:liánzhòngsānyuán。
成语解释: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
成语造句:巴金《人间最美好的感情》:“连中三元的战士朱友恒同志不管自己胸前一大片血迹,咬紧牙齿冲出工事。”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三次中头名
以上就是走野小编为您整理元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