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5月8日 已帮助: 704 人 来源:福州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夫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半兮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匹夫怀璧
中文发音:pǐfūhuáibì。
成语解释: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成语造句: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藏书画沽祸》:“书画之癖,往往沽祸,古今皆然,亦匹夫怀璧之义。”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因有才能而受害
民贼独夫
中文发音:mínzéidúfū。
成语解释: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
成语造句: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指反动统治者
匹夫小谅
中文发音:pǐfūxiǎoliàng。
成语解释:语本《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以“匹夫小谅”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汉书-皇甫嵩硃俊传论》:“故梁衍献规,山东连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
成语造句:[祝举人]情极自缢死。遗笔嘱其子曰:‘……含冤自经,虽类匹夫小谅,实出万不得已。’★清-无名氏《王氏复仇记》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五羖大夫
中文发音:wǔgǔdàfū。
成语解释: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成语出处:《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成语造句:唐-赵蕤《反经-是非》:“子之观我理秦,孰与五羖大夫贤乎?”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贩夫皂隶
中文发音:fànfūzàolì。
成语解释: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成语出处:王古鲁《本书二刻拍案惊奇的介绍》:“金的所以腰斩《水浒》修改《水浒》,为的是不愿‘贩夫皂隶都看’。”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一般老百姓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儿女夫妻
中文发音:érnǚfūqī。
成语解释: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原配夫妻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你儿女夫妻,做这等勾当,你告他去,我是证见。”
成语造句:他们是一对儿女夫妻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原配
柴米夫妻
中文发音:cháimǐfūqī。
成语解释: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成语出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成语造句: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故终日亲近了这酒肉弟兄,竟不想着柴米夫妻。”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两口子
百夫决拾
中文发音:yīrénshànshè,bǎifūjuéshí。
成语解释: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成语造句:清-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12章:“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众人好施,则风俗随之。”
成语使用:作宾语、分句;用于评论一个集体
草木愚夫
中文发音:cǎomùyúfū。
成语解释: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成语造句:我本是草木愚夫,谈不上什么高雅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村民
心雄万夫
中文发音:xīnxióngwànfū。
成语解释:形容极有抱负,气概不凡。
成语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成语造句:明-唐道虔《答友人问疾书》:“一念感慨,心雄万夫。”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以上就是半兮小编为您整理有夫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