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月25日 已帮助: 855 人 来源:衢州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一字不识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池予于2019/1/25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一字不识的意思及成语故事、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yī zì bù shí。
成语解释: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明 -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成语造句:萧红《小城三月》:“她是一字不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文盲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目不识丁
反义词:学富五车
相关成语推荐:
一字不苟
中文发音:yīzìbùgǒu。
成语解释: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成语造句:朱自清《公园》:“说到后来,嗓子沙了,还是一字不苟的喊下去。”
一字不易
中文发音:yīzìbùyi。
成语解释: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成语出处:《新唐书文艺传中孙逖》:“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成语造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特等第一名的文章,贴出堂来,是和拾来的稿子一字不易。”
一字一珠
中文发音:yīzìyīzhū。
成语解释: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成语造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
以上就是池予小编为您整理一字不识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