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3日 已帮助: 711 人 来源:珠海卓越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不寒而栗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苛刻于2018/10/23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不寒而栗的意思及成语故事、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bù hán ér lì。
成语解释: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成语造句: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真教人不寒而栗。
成语辨析:~和“毛骨悚然”;都形容害怕、恐惧。但“毛骨悚然”语义重;并可形容非常冷;~不能形容冷;可表示内心的害怕。
成语使用: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想到、听到或见到令人恐惧不安的
发音技巧:而,不能读作“ěr”。
书写技巧:栗,不能写作“粟”或“票”。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歇后语:夏天发抖
近义词:提心吊胆、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反义词:临危不惧、无所畏惧
英语翻译:tremble with fear
相关成语推荐:
不宾之士
中文发音:bùbīnzhīshì。
成语解释: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天子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成语使用:作宾语;指敢于提意见的人
不容置辩
中文发音:bùróngzhìbiàn。
成语解释: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辩,立斩之。”
成语造句:王朔《橡皮人》:“她坚决不容置辩地说:‘说什么我也要跟你走,就算我是你的累赘也罢。’”
不容置疑
中文发音:bùróngzhìyí。
成语解释:容:容许;疑:怀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正确和可靠。
成语出处:宋陆游《谓南文集》:“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成语造句: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不容置疑。
以上就是苛刻小编为您整理不寒而栗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