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9月11日 已帮助: 751 人 来源:台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于心何忍的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鑫鹏于2018/9/1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于心何忍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yú xīn hé rěn。
成语解释: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成语出处:明 - 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
成语造句:明 -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倘然葬江鱼之腹,你别娶新人,于心何忍?”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不忍心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于心不忍
相关成语推荐:
于家为国
中文发音:yújiāwéiguó。
成语解释:为国家为人民。
成语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结勾他邦,可甚于家为国。”
成语造句: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据元帅济世才施宽厚,于家为国,端的是分破圣人忧。”
于安思危
中文发音:yúānsīwēi。
成语解释: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自勉
于呼哀哉
中文发音:yúhūāizāi。
成语解释: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亦作“呜呼哀哉”。《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
成语出处:《诗-大雅-召旻》:“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以上就是鑫鹏小编为您整理于心何忍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