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6月26日 已帮助: 712 人 来源:福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以夷治夷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杰杰于2018/6/2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以夷治夷的意思及成语故事、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yǐ yí zhì yí。
成语解释: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成语出处:《明史 张祐传》:“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借助外界力量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以夷伐夷、以夷制夷、以夷攻夷
相关成语推荐:
以夷攻夷
中文发音:yǐyígōngyí。
成语解释: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成语造句: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清-魏源《〈海国图志〉序》
以夷制夷
中文发音:yǐyízhìyí。
成语解释: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成语造句: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以夷制夷的老手段。”
以夷伐夷
中文发音:yǐyífáyí。
成语解释: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成语造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二年》:“北虏分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
以上就是杰杰小编为您整理以夷治夷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