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3日 已帮助: 811 人 来源:海口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势不可遏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昆颉于2018/1/3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势不可遏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shì bù kě è。
成语解释:犹势不可当。
成语出处:唐 - 裴铏《传奇 - 韦自东》:“自东不顾,仗剑奋衣而往,势不可遏。”
成语造句:鲁迅《坟 - 写在坟 后面》:“后来白话渐渐通行了,势不可遏,有些人便一转而引为自己之功,美其名曰‘新文化运动’。”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来势迅猛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势不可挡
英语翻译:Nothing can hold it back.
相关成语推荐:
势不可挡
中文发音:shìbúkědǎng。
成语解释: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与“势不可当”同义。
成语出处:《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成语造句:众将见西岐士马英雄,势不可挡,并无一筹可展,半策可施。(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
势不可当
中文发音:shìbùkědāng。
成语解释:当:抵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成语出处:《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成语造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马超士卒,蓄锐日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
势不两立
中文发音:shìbùliǎnglì。
成语解释: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成语造句:这饮马川贼人这等可恶!几番来搅扰,与他势不两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以上就是昆颉小编为您整理势不可遏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