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东莞培训学校 > 东莞精锐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反眼不识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反眼不识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7日       已帮助: 642 人       来源:东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反眼不识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杰杰于2018/11/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反眼不识的意思及成语故事、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fǎn yǎn bù shí。

成语解释:翻脸不认人。

成语出处:唐 -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成语造句:他经常以反眼不识的态度待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转变态度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翻脸无情




相关成语推荐:

反目成仇

中文发音:fǎnmùchéngchóu。

成语解释: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甚致怜新弃旧,反目成仇,多着呢?”

成语造句: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了,甚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反璞归真

中文发音:fǎnpǔguīzhēn。

成语解释: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回复本真


反治其身

中文发音:fǎnzhìqíshēn。

成语解释: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以上就是杰杰小编为您整理反眼不识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