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2月6日 已帮助: 738 人 来源:合肥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同休等戚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隐诗于2019/2/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同休等戚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tóng xiū děng qī。
成语解释:见“同休共戚”。
成语出处:晋 - 陈寿《三国志 - 蜀志 - 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同休共戚
相关成语推荐:
同休共戚
中文发音:tóngxiūgòngqī。
成语解释: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成语出处:《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成语造句:清-李渔《巧团圆-防辱》:“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同仇敌慨
中文发音:tóngchóudíkǎi。
成语解释:见“同仇敌忾”。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共同作战
同仇敌忾
中文发音:tóngchóudíkài。
成语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仇。”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成语造句:因为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忾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以上就是隐诗小编为您整理同休等戚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