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28日 已帮助: 677 人 来源:盐城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平心静气的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昆雄于2018/1/28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平心静气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píng xīn jìng qì。
成语解释: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成语出处:宋 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成语造句:希望你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不要意气用事。
成语辨析:~和“心平气和”;都表示“心情冷静;不鲁莽行事”。常可通用。但~偏重于“平心”;指内心平静;“心平气和”偏重于“气和”;指态度温和。而且“心平气和”的搭配对象比~多。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劝解
书写技巧:平,不能写作“凭”;静,不能写作“净”。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心平气和
反义词:意气用事
英语翻译:with equal mind
相关成语推荐:
平心而论
中文发音:píngxīnérlùn。
成语解释: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成语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六》:“而佳者反弃去,殆不可晓。平心而论,则惟《天地长留集》所取为当。”
成语造句:当前踧落,固是数之不偶,平心而论,文亦未便登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
平心易气
中文发音:píngxīnyìqì。
成语解释:见“平心静气”。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3卷:“横渠论看诗,教人平心易气求之,到他说诗,又却不然。”
成语造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凡读古人文字,务须平心易气,熟参上下语脉,得其立言本意乃可。”
平心定气
中文发音:píngxīndìngqì。
成语解释: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成语造句: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使之相从而后已。★宋-吕本中《官箴》
以上就是昆雄小编为您整理平心静气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