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9日 已帮助: 886 人 来源:成都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心平气和的意思及近义词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泅渡于2018/1/9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心平气和的意思及近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xīn píng qì hé。
成语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成语出处:宋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成语造句: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心平气和了。
成语辨析:~和“平心静气”;都表示“心情平静;不感情用事”。常可以通用。但~偏重于“气和”指态度平和。“平心静气”偏重于“平心”;指内心平静;而且“平心静气”的搭配范围比~少。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发音技巧:和,不能读作“hè”、“huó”、“hú”。
书写技巧:和,不能写作“合”。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从容不迫、平心静气
反义词:气冲斗牛、气急雷霆
英语翻译:peace of mind
相关成语推荐:
心巧嘴乖
中文发音:xīnqiǎozuǐguāi。
成语解释: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心小志大
中文发音:xīnxiǎozhìdà。
成语解释: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志向
心寒胆落
中文发音:xīnhándǎnluò。
成语解释:同“心寒胆战”。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每每怀藏袖中,携之出入,以此在朝官员,见俺无不心寒胆落。”
成语造句:明-郭勋《英烈传》第67回:“我意当趁此大胜之势,盛兵而前,使敌人心寒胆落。”
以上就是泅渡小编为您整理心平气和的意思及近义词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