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8月22日 已帮助: 907 人 来源:衢州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忧国忧民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山人于2018/8/22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忧国忧民的意思及成语故事、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yōu guó yōu mín。
成语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成语出处:《战国策 - 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成语造句:那时节,朕却忧国忧民。(明 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国人士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忧国爱民
英语翻译:be concerned about one's country and one's people
相关成语推荐:
忧国忘家
中文发音:yōuguówàngjiā。
成语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成语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成语造句:忧国忘家,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忧国奉公
中文发音:yōuguófènggōng。
成语解释: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
忧公忘私
中文发音:yōugōngwàngsī。
成语解释: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成语造句:宋-司马光《上体要疏》:“陛下苟能精选晓知钱谷、忧公忘私之人,以为三司使、副判官、诸路转运使,各使久于其任……何患财利之不丰哉!”
以上就是山人小编为您整理忧国忧民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