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上海培训学校 > 上海菁英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揆理度势的意思

揆理度势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8年3月27日       已帮助: 824 人       来源:上海菁英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揆理度势的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景彰于2018/3/2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揆理度势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kuí lǐ dù shì。

成语解释: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成语出处:清 - 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成语使用:作谓语;用于分析局势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相关成语推荐:

揆时度势

中文发音:kuíshídùshì。

成语解释:审度时势。

成语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

成语造句:清-冯桂芬《江苏减赋记》:“欲求一贤督抚言之,而揆时度势,不可轻动,故迟之。”


揆文奋武

中文发音:kuíwénfènwǔ。

成语解释: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成语出处: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成语造句: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揆文奋武。★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揆情度理

中文发音:kuíqíngduólǐ。

成语解释:揆、度: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度事”。

成语出处:宋彭龟年《止堂集祭陈克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鉴之明;泛酬曲应,如衡之平。”

成语造句:不怪;揆情度理想了去,此中也小小的有些天理人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以上就是景彰小编为您整理揆理度势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