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8日 已帮助: 813 人 来源:兰州学大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昭聋发聩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恰若于2018/1/8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昭聋发聩的意思及成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zhāo lóng fā kuì。
成语解释: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成语出处:《天讨 - 望帝四川讨满洲檄 》:“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振聋发聩
相关成语推荐:
昭然若揭
中文发音:zhāoránruòjiē。
成语解释: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成语造句: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昭昭在目
中文发音:zhāozhāozàimù。
成语解释: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成语出处: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明白
昭德塞违
中文发音:zhāodésāiwéi。
成语解释: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成语出处:《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成语造句:要选择典型,广泛进行宣传,予以表扬,昭德塞违,以正党风。★《天津日报》1979.12.31
以上就是恰若小编为您整理昭聋发聩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