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3月11日 已帮助: 675 人 来源:洛阳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染指于鼎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雅芙于2019/3/1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染指于鼎的意思及成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rǎn zhǐ yú dǐng。
成语解释: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成语出处:《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take a share of something one is not entitled to
相关成语推荐:
日濡月染
中文发音:rìrúyuèrǎn。
成语解释: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亦作“日渐月染”。
成语出处:清-魏祝亭《两粤傜俗记》:“因避徭赋,举家窜入,日濡月染,凡饮食衣服器用,皆与真傜无异。”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分句;指逐渐地改变
日渐月染
中文发音:rìjiànyuèrǎn。
成语解释: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同“日濡月染”。
成语出处:宋程珌《丙子轮对札子》:“招之得其地矣,又当各分其屯,无杂官军,盖一与之染,则日渐月染,尽成弃甲之人,不幸有警,则彼此相持,莫肯先进;一有微功,则彼此交集,反戈自戕,岂暇向敌哉。”
成语使用:作宾语、状语;用于逐渐改变
操觚染翰
中文发音:cāogūrǎnhàn。
成语解释:觚,木简;翰,长而硬的鸟羽。指写作。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灯下闲谈梦与神交》:“松拜而更之,乃操觚染翰;表成,呈于王。”
成语造句:操觚染翰,骚客之所用心也;呻章吟句,童子之所业习也。★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以上就是雅芙小编为您整理染指于鼎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