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17日 已帮助: 903 人 来源:成都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格于成例是什么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天洢于2018/1/1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格于成例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gé yú chéng lì。
成语解释: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成语造句:清 -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有个点鼎甲的。”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相关成语推荐:
格不相入
中文发音:gébùxiāngrù。
成语解释:犹言格格不入。
成语出处: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成语造句:从格不相入,而成为视之懵然,结果即不免有些弄得乱七八糟,谁也莫明其妙。★鲁迅《扣丝杂感》
有耻且格
中文发音:yǒuchǐqiěgé。
成语解释: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成语造句: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惩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耻且格是也。★清-魏源《军储篇一》
扞格不通
中文发音:hàngébùtōng。
成语解释: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成语造句: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一回:“只为他生在恃强争霸、政出权门的春秋时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扞格不通,以致栖栖皇皇了一世。”
以上就是天洢小编为您整理格于成例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