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金华培训学校 > 金华戴氏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格格不入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格格不入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4日       已帮助: 704 人       来源:金华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格格不入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曜灿于2018/12/24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格格不入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gé gé bù rù。

成语解释: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成语出处: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成语造句: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格格不入。(《鲁迅书信集 致章廷谦》)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思想感情、言论等

发音技巧:不;可以读作“b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歇后语:象棋走在线路上;窗子小跳不进去

 近义词:方枘圆凿、水火不容

 反义词:水乳交融、融为一体

英语翻译:cannot get along with one another




相关成语推荐:

格杀无论

中文发音:géshāwúlùn。

成语解释:见“格杀勿论”。

成语出处: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格杀弗论

中文发音:géshāfúlùn。

成语解释:见“格杀勿论”。

成语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格杀勿论

中文发音:géshāwùlùn。

成语解释: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成语造句:如有白拒捕等事,格杀勿论。(《负曝闲谈》第三回)


以上就是曜灿小编为您整理格格不入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