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长沙培训学校 > 长沙秦学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民保于信是什么意思

民保于信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年3月16日       已帮助: 691 人       来源:长沙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民保于信是什么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月棠于2019/3/1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民保于信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mín bǎo yú xìn。

成语解释: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成语出处:《左传 - 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相关成语推荐:

民为邦本

中文发音:mínwéibāngběn。

成语解释: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成语造句: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八章:“无论如何,民为邦本。”


民不聊生

中文发音:mínbùliáoshēng。

成语解释: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成语造句:在那些年月,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民不畏死

中文发音:mínbùwèisǐ。

成语解释: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成语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成语造句: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中国人民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以上就是月棠小编为您整理民保于信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