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月10日 已帮助: 683 人 来源:海口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涣若冰释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思奇于2019/1/10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涣若冰释的意思及成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dǎng xié xiàn zhèng。
成语解释: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 - 宋璟传》:“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坏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党邪丑正
相关成语推荐:
涣若冰消
中文发音:huànruòbīngxiāo。
成语解释:犹言涣然冰释。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标理明例,涣若冰消。”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比喻相互间的嫌隙等消除
涣然冰释
中文发音:huànránbīngshì。
成语解释: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成语出处: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成语造句:误解和偏见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涣然冰释。
涣汗大号
中文发音:huànhàndàhào。
成语解释:①谓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②谓帝王发布号令。
成语出处:《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孔颖达疏:“人遇险厄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厄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
成语造句:先帝诛逆表忠,涣汗大号。★清-钱谦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
以上就是思奇小编为您整理涣若冰释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