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月17日 已帮助: 827 人 来源:长沙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混淆黑白的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妍洋 于2019/1/1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混淆黑白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hùn xiáo hēi bái。
成语解释: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成语造句:盖党史见纷争,混淆黑白,虽稍与立异者,犹不可保,况素非其类邪?(章炳麟《致梁启超书》)
成语辨析:见“颠倒黑白”(244页)。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发音技巧:淆,不能读作“yáo”;混,不能读作“hǔn”。
书写技巧:混,不能写作“浑”。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颠三倒四、颠倒黑白
反义词:是非分明、泾渭分明、黑白分明
英语翻译:confuse black and white
相关成语推荐:
混淆视听
中文发音:hùnxiáoshìtīng。
成语解释: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成语造句:那些人经常故意混淆视听,影响很坏。
混淆是非
中文发音:hùnxiáoshìfēi。
成语解释: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成语出处: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成语造句:那些人经常故意混淆是非,影响很坏。
混沌不分
中文发音:hùndùnbùfēn。
成语解释: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成语出处:《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以上就是妍洋 小编为您整理混淆黑白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