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2月5日 已帮助: 715 人 来源:东莞卓越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溺心灭质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浩俊于2019/2/5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溺心灭质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nì xīn miè zhì。
成语解释: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 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成语造句:仆之驰骛于博杂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溺心灭质之为病。乃欲发愤而刊落之,然亦自悔其岁月之晚矣。★明唐顺之《与莫子良主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伪装自己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相关成语推荐:
溺于旧闻
中文发音:ānyúgùsú,nìyújiùwén。
成语解释: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成语造句: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人不能成大业
流溺忘反
中文发音:liúnìwàngfǎn。
成语解释:犹言流连忘反。
成语出处:《宋书-傅亮传》:“流溺忘反,而以身轻于物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用于吸引人的事物
救饥拯溺
中文发音:jiùjīzhěngnì。
成语解释: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成语出处: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除暴安良,乃革命真谛;救饥拯溺,实吾辈天职。”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以上就是浩俊小编为您整理溺心灭质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