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厦门培训学校 > 厦门精锐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焉得虎子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焉得虎子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发布时间:2019年1月6日       已帮助: 860 人       来源:厦门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焉得虎子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月棠于2019/1/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焉得虎子的意思及成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成语造句: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毛泽东《实践论》)

成语使用: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发音技巧:得,不能读作“děi”。

书写技巧:穴,不能写作“血”。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亲临其境

 反义词:胆小如鼠

英语翻译:The only way to catch tiger cubs is to go into the tiger's den




相关成语推荐:

毛将焉附

中文发音:pízhībùcún,máojiāngyānfù。

成语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成语造句: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心不在焉

中文发音:xīnbùzàiyān。

成语解释: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成语造句:讲话时做腔做势,而又带着心不在焉的样子,这似乎都是纨绔子弟的特征,普遍而一律的。(柔石《二月》六)


习焉不察

中文发音:xīyānbùchá。

成语解释: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成语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有时道理不通,大家习焉不察,也就过去了。”


以上就是月棠小编为您整理焉得虎子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