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苏州培训学校 > 苏州精锐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犯上作乱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犯上作乱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19年4月12日       已帮助: 783 人       来源:苏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犯上作乱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旭尧于2019/4/12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犯上作乱的意思及成语故事、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fàn shàng zuò luàn。

成语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成语造句: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犯上作乱,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欺君犯上

 反义词:遵纪守法

英语翻译:go against one's superiors and make trouble




相关成语推荐:

毫毛不犯

中文发音:háomáobùfàn。

成语解释: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

成语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广汉士女》:“纯独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叹,表闻三司。”又《南中志-宁州》:“广汉郑纯,独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咏,表荐无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军纪严明


柔而不犯

中文发音:róuérbùfàn。

成语解释: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成语出处:《后汉书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等


有犯无隐

中文发音:yǒufànwúyǐn。

成语解释:犯:触犯。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虽然有所冒犯,也不应该隐讳不言

成语出处:唐-严郢《驳议吕堙》:“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成语造句: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某又闻: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以上就是旭尧小编为您整理犯上作乱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