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3月31日 已帮助: 775 人 来源:大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畏罪潜逃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新念于2019/3/3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畏罪潜逃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wèi zuì qián táo。
成语解释:潜:暗中。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成语出处: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方士侯生、卢生等骗了始皇几年,畏罪潜逃。”
成语造句: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院里都传便了,说我犯了大案畏罪潜逃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abscond to avoid punishment
相关成语推荐:
畏缩不前
中文发音:wèisuōbùqián。
成语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成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成语造句:尤其是她自己,起先虽然颇有畏缩不前的心情,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慨了。(叶圣陶《平常的故事》)
畏敌如虎
中文发音:wèidírúhǔ。
成语解释: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成语出处: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成语造句: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畏影避迹
中文发音:wèiyǐngbìjì。
成语解释: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成语造句:《陈书萧允传》:“庄周所谓畏影避迹,吾弗为也。”
以上就是新念小编为您整理畏罪潜逃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