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2月19日 已帮助: 788 人 来源:泰州学大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秘而不露的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伟祺于2019/2/19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秘而不露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mì ér bù lù。
成语解释: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严守秘密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秘而不言
反义词:直言不讳、路人皆知
英语翻译:hush up
相关成语推荐:
秘而不言
中文发音:mìérbùyán。
成语解释:见“秘而不露”。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骋益忧惧,秘而不言。”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对事情保密
秘而不泄
中文发音:mìérbùxiè。
成语解释:泄:泄漏。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9卷:“上仙真经秘而不泄者,为此字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见知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严守秘密
秘而不宣
中文发音:mìérbùxuān。
成语解释:秘:不公开的;引申为隐匿;不能让别人知道;宣:公开。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成语造句:泛音既有如此妙论,如何谱上都无此说?他却秘而不宣,是个甚么意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三回)
以上就是伟祺小编为您整理秘而不露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