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12日 已帮助: 759 人 来源:绍兴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纳履决踵是什么意思及造句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宠臣于2018/4/12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纳履决踵是什么意思及造句、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nà lǚ jué zhǒng。
成语解释: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成语出处: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相关成语推荐:
纳奇录异
中文发音:nàqílùyì。
成语解释:纳:接纳;录:录用。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选拔人才
正冠纳履
中文发音:zhèngguànnàlǚ。
成语解释: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成语出处: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整冠纳履
中文发音:zhěngguànnàlǚ。
成语解释: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成语出处: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成语造句: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
以上就是宠臣小编为您整理纳履决踵是什么意思及造句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