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 已帮助: 716 人 来源:哈尔滨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褒善贬恶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月敏于2018/11/30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褒善贬恶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bāo shàn biǎn è。
成语解释: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成语出处: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成语造句:明 - 桑绍良《独乐园》第一折:“其中褒善贬恶,尊君抑经,内夏外夷,正名谨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立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惩恶扬善
英语翻译:exalt virtue and censure evil
相关成语推荐:
笔削褒贬
中文发音:bǐxuēbāobiǎn。
成语解释: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成语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修改文章
示贬于褒
中文发音:shìbiǎnyúbāo。
成语解释: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寓批评于表扬中
不置褒贬
中文发音:bùzhìbāobiǎn。
成语解释: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以上就是月敏小编为您整理褒善贬恶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