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 已帮助: 807 人 来源:临汾戴氏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败则为虏的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边荒于2018/11/30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败则为虏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lǔ。
成语解释: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俘虏。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成语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我成则为王,败则为虏,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事情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成王败贼、成者为王,败者为贼
英语翻译:Legitimacy belongs to the victor.
相关成语推荐:
败则为寇
中文发音:chéngzéwéiwáng,bàizéwéikòu。
成语解释:指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的人被称寇贼。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
成语出处:孙中山《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近代文明国家,不是如此。”
成语造句:大家都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道理
败军之将
中文发音:bàijūnzhījiàng。
成语解释: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成语造句:败军之将,荷蒙厚恩,无可以报,愿施犬马之劳,不须张弓只箭,径取成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败兵折将
中文发音:bàibīngzhéjiàng。
成语解释: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打了败仗
以上就是边荒小编为您整理败则为虏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