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6月15日 已帮助: 650 人 来源:徐州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阿匼取容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昆琦于2018/6/15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阿匼取容的意思及成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ē ǎn qǔ róng。
成语解释:阿匼:一味迎合的样子。一味巴结别人以求得他们的喜欢
成语出处:《新唐书 杨再思传》:“居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阿谀取容
反义词:刚正不阿
相关成语推荐:
阿其所好
中文发音:ēqísuǒhào。
成语解释: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成语造句:吾何能阿其所好为?(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阿党相为
中文发音:ēdǎngxiāngwéi。
成语解释:阿党:偏袒、偏私一方。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诸葛丰传》:“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
成语造句:他们这个小集团经常阿党相为、狼狈为奸
阿党比周
中文发音:ēdǎngbǐzhōu。
成语解释: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魏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成语造句:三国魏曹操《整齐风俗令》:“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
以上就是昆琦小编为您整理阿匼取容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