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3月17日 已帮助: 718 人 来源:镇江学大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魂不附体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书札于2018/3/1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魂不附体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hún bù fù tǐ。
成语解释: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成语出处: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成语造句: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成语辨析:~和“魂飞魄散”;都有“魂魄离体”的意思;都常形容惊恐万状。不同在于:①~可用来强调不能自主;“魂飞魄散”可用来强调不知如何是好。②~还能形容受到极大刺激;神经、行动失常;“魂飞魄散”不能。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态
发音技巧:附,不能读作“fǔ”。
书写技巧:魂,不能写作“魄”。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丧魂失魄、六神无主、魂飞魄散
反义词:无动于衷、悠闲自得、神态自若
英语翻译:be 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相关成语推荐:
魂不赴体
中文发音:húnbùfùtǐ。
成语解释:同“魂不附体”。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宣赞魂不赴体。”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态
魂不负体
中文发音:guīlónglínfèng。
成语解释: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成语造句:唐-陈子昂《谏政理书》:“风雨以时,草木不落,龟龙麟凤在效薮矣。”
魂不著体
中文发音:húnbùzhuótǐ。
成语解释: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成语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师师闻道,吓得魂不著体。”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等
以上就是书札小编为您整理魂不附体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