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10日 已帮助: 741 人 来源:徐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魂亡胆落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士文于2018/1/10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魂亡胆落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hún wáng dǎn luò。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惊恐时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魂惊胆落、魂飞魄散
相关成语推荐:
魂丧神夺
中文发音:húnsàngshénduó。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燕京杂记》:“妖态艳妆,逾于秦楼楚馆,初入都者,莫不魂丧神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魂不附体
中文发音:húnbùfùtǐ。
成语解释: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成语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成语造句: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遗魂亡魄
中文发音:yíhúnwángpò。
成语解释:谓抛弃思虑,停止精神活动。
成语出处: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遗魂亡魄,休精息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以上就是士文小编为您整理魂亡胆落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